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指出:“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壮大健康产业、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目前,全国各地社会资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年第4期特组织了一组3篇文章进行了重点报道。河南高鹏撰写的《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公私合作项目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文,分析了社会资本通过公私合作项目“进军”公立医院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和政治敏感性决定了社会资本无法从公立医院的核心业务中直接获利,增加了公私合作项目的设计难度;项目中各方的具体利益诉求不一致,有可能导致零和博弈的局面出现;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渠道少,回收周期长,需要设计新的盈利模式;社会资本方承担的融资风险普遍偏高,会增加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风险;政府对于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广西赵邦等撰写的《新医改背景下广西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通过研究2011-2015年广西民营医院发展数据变化来分析其发展现状,认为新医改鼓励社会办医以来,广西民营医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及监管仍存在很多问题,提出多元监管是有效的办法。北京袁莎莎等撰写的《民营医院托管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研究》一文,以北京市仁和医院(民营非营利医院)和礼贤中心卫生院组成的纵向整合模式为典型案例,基于需方角度对民营医院托管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发现从需方角度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逐步提升,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可及)、综合性(实际提供服务)和面向社区属性。本组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和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