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2024年度)北京医学会北京医学科技奖
初审结果公示
第十届(2024年度)北京医学会北京医学科技奖初审工作已经结束。经单位推荐,北京医学会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北京地区72名北京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对推荐的成果项目进行了初审,共31项通过初审。
现根据《北京医学科技奖奖励办法》确立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通过初审的项目在北京医学会网站公示7天。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有实质性异议的,或发现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请在公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截至2025年2月10日),以真实身份书面形式向北京医学会(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甲七号,邮政编码:100005)提出。联系人:师伟;联系电话:65594123。
北京医学会
2025年1月26日
附:初审通过项目名单
医学科技类 | |||
序号 | 项目名称(中文) | 所有完成单位 | 所有完成人 |
1 | 口腔数字精准修复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示范应用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周永胜、孙玉春、刘云松、叶红强、潘韶霞、张磊、陈虎、夏丹丹、田素坤、吕珑薇、原福松、王勇、林红、李虹、杨旭 |
2 | 多模态脑成像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及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卢洁、闫少珍、韩璎、崔孟超、刘勇、贾龙飞、霍力、齐志刚、贾红梅、胡凌志 |
3 | 脑胶质瘤精准智能外科治疗的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卓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王引言、江涛、樊星、刘幸、方晟宇、杨沛、李一鸣、张鑫、杨龙 |
4 | 肠道病毒入侵机制及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和基因特征研究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大学、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 谢正德、高福、陈祥鹏、赵欣、璩骁、张勇、魏文胜、张桂根、冀天娇、刘升、樊涛 |
5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体系的创新及推广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广州市丰华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阴赪宏、曹正、杨艳玲、孔元原、翟燕红、万智慧、闫有圣、沈健、刘瑞霞、冯健明、杨绪庆、陈建起 |
6 | 非心脏大手术围术期体温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与推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楼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黄宇光、易杰、裴丽坚、申乐、肖毅、李天佳、孙琛、张越伦、缪长虹、顾小萍、吴镜湘、徐铭军、王晟、左明章、王儒蓉 |
7 | 围术期脑功能损伤机制与保护策略及推广应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燕山大学、北京易飞华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郭航、马玉龙、赵磊、梁振虎、米卫东、马亚群、郭文治、安奕、李丽霞、李英伟、郝雪梅、吴一兵、李向朋、孙淼、程亚飞 |
8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多模态核医学分子影像体系的建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杨吉刚、王巍、许燕峰、张茗昱、阚英、刘俊、张抒欣、王观筠、杨旭、鲁霞、李司琪、孙钰林、成伟华、秦祥宇、李楠 |
9 | 风湿免疫病规范诊治和协同研究体系建设与推广应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小峰、李梦涛、田新平、杨程德、杨娉婷、苏茵、徐健、刘冬舟、朱剑、赵义、胡朝军、赵久良、王迁、张文、赵岩 |
10
| 糖代谢异常生命早期识别和预警干预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常州中科脂典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肖新华、张茜、郑佳、周丽媛、张振馨、王晓晶、税光厚、林茜雯、黎明、于淼、冯凯、许建萍、刘洁颖、王志新、王彤 |
11 | 基于唇腭裂牙颌面形态和功能特征的正畸诊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李巍然、贾绮林、黄一平、韩冰、张云帆、郭润智、朱洪平、王晓霞、李晓蓓、刘浩、杨乔林、俞歆蕾、林倚帆、贾海潮、张宇凝 |
12 | 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和致病性实验室诊断关键技术平台建立与临床推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杨启文、徐英春、朱盈、贾沛瑶、贾鑫淼、张辉、周梦兰、刘亚丽、喻玮、刘晓妤、李雪、张栋、杜娟、林艺志、殷双 |
13 | 以提高生存为目标的胃癌精准治疗体系创新与应用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田艳涛、宋咏梅、徐泉、蓝勋、杨林、张红梅、金晶、薛丽燕、姜志超、邵欣欣、王鹏、胡海涛、王炳智、姜玉娟、卢一鸣 |
14 | 髋膝关节置换数字诊疗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壹点灵动科技有限公司 | 田华、苏永琳、蔡宏、李锋、赵旻暐、庞博、李杨、韩煜、李子剑、耿霄、王鑫光、申一君、王程、魏晓晨、赵然 |
15 | 放射外科机器人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庄洪卿、袁智勇、王恩敏、苏庭世、王鑫、陶振、宋勇春、孟茂斌、董洋、王玉霞、李君、程程 |
16 |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王朝霞、邓健文、袁云、于佳希、张巍、孟令超、谢志颖、俞萌、吕鹤、郑艺明 |
17 |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治规范化体系及推广应用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 | 王琳、王建红、张霆、李涛、许琪、崔明明、王曦、周波、姜茜、王晓燕、关宏岩、刘军廷、牛文全、李娜、王蕾 |
18 | 基于系统科学的急诊危重病救治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马青变、李姝、马莉、田慈、金音子、郑康、熊辉、朱继红 |
19 | 微创外科手术体系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与推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洪锴、宋涛、李蓉、张海涛、张哲、刘德风、毛加明、林浩成、赵连明、唐文豪、袁仁培、高江曼、张丽 |
20 | 东方人鼻整形修复重建理论体系建立及关键技术应用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安阳、李东、赵振民、谢立锋、金梦颖、王关卉儿、梁伟、甄永环、韩萌、王子墨、谌虹宇、布希、张沛阳 |
21 | 肺结核病关键防治技术的精准研发与推广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思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侯代伦、孙照刚、杜建、王倪、戈启萍、马艳、林明贵、高微微、黄学锐、姚嘉、夏涵 |
22 | 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甄健存、张威、林平、卞婧、李全志、陈宁、杨丽娟、李锦 |
23 | 间质性膀胱炎发病机制与新型治疗手段研究 | 北京医院 | 张耀光、肖飞、邹丽辉、刘晓东、王新昊、李贺鑫 |
24 | 眼视光数智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王凯、李岩、赵明威、范玉琢、李雪薇、张璐、唐涛、彭子苏 |
25 |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新型新辅助治疗模式在食管鳞癌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预测标记物研究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李印、尚晓滨、秦建军、张瑞祥、康晓征、王镇、陈先凯、于永魁、魏秀峰、黄振东、孟繁茂、戚舒、刘志强 |
26 | 智慧化人本化患者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姚琦、陈静、周一思、孙政春、田宗梅、刘俐惠、高明洋、倪杰、樊庆、周健 |
医学科普类 | |||
1 | “预防损伤,健康运动”北医三院运动医学团队系列科普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杨渝平、崔国庆、苗欣、马勇、史尉利 |
2 | 儿童健康科普的全媒体传播实践与探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张国君、王爱华、钱素云、王荃、崔永华、倪鑫、沈颖、项春梅 |
3 | 专家漫话精神健康科普知识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马宁、陆林、赵梦婕、李茜、蒲城城、杨磊、程章、孙伟 |
4 | 心之所向——刘健医生说心脏之“冠心病篇”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刘健、王岚、吴寸草、范桄溥、聂文畅、郭萌 |
5 | 儿童眼保健及近视防控系列科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李莉、余继锋、施维、刘雯、崔燕辉、漆雅、胡曼、樊云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