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交流

HNF1B剪切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肾小管间质病 伴孤立肾及单基因糖尿病1例

作者:李梦实 等 日期:2024-07-15 浏览量:50

第十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23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27)

李梦石1,2,3,4,李阳1,2,3,4,宋卓燃1,2,3,4,刘志英1,2,3,4

张宏1,2,3,4,周绪杰1,2,3,4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肾脏遗传中心;

3中国卫生部肾脏病重点实验室;4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由HNF1B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肾小管间质病(ADTKD)患者,同时合并了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和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5型(MODY5,又名肾囊肿糖尿病综合征)。

方法:对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该患者的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HNF1B突变患者的基因型及表型特征。

结果:患者女性,13年前(24岁)体检时发现左侧孤立肾伴有多发囊肿,血肌酐为107μmol/L,但无相关肾病家族史。10年前患者出现空腹血糖升高(6.6mmol/L)2年前出现多饮、多尿、口渴,糖化血红蛋白为14.3%,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阴性,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5月前发现肌酐较前升高(137μmol/L),eGFR42.3ml/min/1.73m2,血清离子正常,尿沉渣及尿蛋白阴性,尿渗透压425mOsm/kg,尿α1微球蛋白及NAG酶正常,24h尿钙及尿钠偏低。完善基因检测,发现HNF1B新发剪切突变,NM_000458.4: c.1339+1G>A,患者父母未携带该突变。结合患者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患者最终被诊断为HNF1B突变导致的ADTKDCAKUTMODY5,并根据ACMG分级将该突变判定为致病性(P:PVS1+PS2+PM2)。在先前的文献报道中,HNF1B的致病性突变大多为大片段缺失或错义突变,而类似的剪切突变则较少报道。

结论:本患者临床表现符合HNF1B突变相关疾病特征,但诊断延迟,这提示建立罕见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是重要而关键的;同时对于不明原因肾脏病的患者有必要及时开展基因检测。

Baidu
map